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今年的年度施政报告中只字未提减顺差�
�2007年初,减顺差被看作当年中国外贸的头等大事。据海关统计�2007年中国外贸顺差达2620亿美元。现在还很难说今年是否会重现顺差激增的情况。商务部人士称,人民币汇率升值、全球经济减速以及去年陆续出台的出口紧缩政策都是今年外贸的不确定因素�
不提“减顺�”
每年初举行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被看作是中国贸易政策的风向标�1�17日,在陈德铭的工作报告中,优化进出口结构,保持出口政策的基本稳定,更加重视扩大进口被确定为今年商务部的工作重点�
而在一年前,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把减顺差作为当年商务工作的头等大事�
据一位与会者说,陈德铭在报告中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能源资源与运输价格上升、资金供应偏紧、劳动成本增加、出口政策调整的后续影响等,都给出口企业带来新的压力。因此,当前防止通胀、保障供应、稳定出口的任务加重�
陈德铭说�“当前商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增加,今年可能是近年来矛盾最集中的时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叠加聚合,防止在国际上成为矛盾焦点�”
不过他表示,2008年出口还是要实现一定合理增幅的稳定。今年商务部预期的货物贸易增长目标大约在15%左右�2007年中国外贸增长超�23%�
商务部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说,陈德铭所说的不利因素就是指今年出口形势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升值、全球经济减速以及去年陆续出口紧缩政策都是今年外贸的不确定因素�
去年,商务部与有关部委联合发布了一系列降低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的政策,同时加大了对加工贸易的调整政策。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7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9860.5亿美元,增长18.5%,低于当年总体进出口增�5个百分点,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45.4%,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一些与会的商务部门官员也认为,2008年外贸顺差增速不会像去年那么高,增长幅度会放缓。因此,政策调整应该是以温和微调为主,加征关税、降低退税等手段不会频繁使用�
可以预见,商务部仍将通过做好“加减�”,调整外贸结构,平衡国际收支�
本报获知,商务部今年将再�10家左右的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同时要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出口拳头产品�
商务部计划在中西部再确定10个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与此同时,商务部还设想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探索建立服务贸易示范区,研究制定服务贸易出口指导目录�
发力国内市场
在陈德铭看来,扩大消费和发展服务业是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有效手段。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也表示,扩大消费,降低储蓄,有利于恢复外贸平�,有利于消除流动性过剩�
分析人士表示,现阶段中国经济结构中,投资和消费的比例依然失衡,这也将成为决策部门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据悉,今年商务部将把完善农村流通体系作为扩大消费、稳定国内市场的重点去抓。其中包括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覆盖面扩大�80%的县市;开�“家电下乡”试点,对农民购买彩电、冰箱、手机三大类家电给予直接补贴;继续扶持一批大型农产品(34.70,-0.90,-2.53%,股票�)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力争在全国建�10个科技创新中心,培�20家茧丝绸农工贸联合的大型龙头企业等�
利用外资升级
商务部对于外资利用仍然秉承了过去数年来的政策延续性,�“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实现利用外资稳定健康发展”�
根据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传出的信息,最新的举措包括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通过创投的引入解决国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资金和技术瓶颈等�
商务部将继续鼓励外商投资服务外包产业,积极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与此同时,外商通过并购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仍将得到鼓励,不过商务部强调,严格限制或禁止高耗能、高排放、污染环境和消耗国内短缺资源的外资项目,继续加强对外资进入房地产领域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