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2015�1-2月广东出口箱�93.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14.8%�
去年4月以来,广东箱包月度出口值持续高位运行,已连�11个月维持�40亿元以上�2月出�40.9亿元,同比增�76.7%,环比下�21.7%�
一�2015�1-2月广东出口箱包的主要特点
(一)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为主�2015�1-2月,广东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箱�60亿元,增�13.2%,占同期广东出口箱包总值的64.4%。同期,以加工贸易方式出�21.9亿元,增�3.7%,占23.5%;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出口8.6亿元,增�24.6%,占9.2%�
(二)前5大出口市场除对香港有所下降外,其余均呈增长态势�2015�1-2月,广东对欧盟出口箱�27.6亿元,增�26.5%;对美国出�26.2亿元,增�26.2%;对香港出口9.1亿元,下�12.5%;对日本和东盟分别出�5.7亿元�4.3亿元,分别增�12.9%�17.4%,对上�5大市场出口值合计占同期广东出口箱包总值的78.3%�
(三)民营企业出口占据半壁江山�2015�1-2月,广东民营企业出口箱包52.1亿元,增�18.3%,占同期广东出口箱包总值的55.9%;外商投资企业出�33.6亿元,增�10.5%,占36%;国有企业出口7.5亿元,增�10.8%,占8.1%�
二、当前箱包行业发展和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箱包产品出口利润日益降低。一直以来,我国箱包产品出口凭借价格优势挤占国际市场。但劳动力成本上涨、贴牌生产盈利幅度缩小等,使我国箱包出口企业遭遇经营难题。目前,人力成本每年�15%~20%的速度在上涨,国内箱包企业的规模不论大小,工人的月薪起步价均已上升�3000元水平,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涨已然成为箱包出口加工企业的最大担忧。以珠三角为例,广东�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广东省一直是我国箱包制造龙头省份,因为最低工资的持续大幅上涨,企业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薪酬来吸引工人,箱包产品出口利润日益降低�
(二)自主品牌缺失导致市场地位不高,国外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冲击箱包产业� 国内箱包企业大多沿袭低价扩张、以量取胜的发展模式,诸多企业硬件生产设施和软件研发人才相对薄弱,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自有品牌竞争力不强,且多数都是为国外箱包企业提供代工贴牌生产,利润微薄,无法获得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非常被动。此外,国内箱包企业在设计创新、自主品牌、营销网络等方面也明显逊色于国外品牌,这也导致我国箱包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水平相对较弱。近年来,国际大品牌箱包产品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箱包产品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加速产品的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品牌的开发,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
(三)国内箱包皮具抽检情况堪忧,将进一步打击国外生产商信心。今�3月,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外公布2013-2014年度流通领域箱包皮具商品质量抽检结果,在115款样品中,不合格率高�90.4%。同一时间,广东省质监局发布广东首个网购产品抽检报告:去年双十一当天,共针对天猫、京东、苏宁、亚马逊和唯品会等5大电商,抽查156批次网购产品,涉及服装、箱包皮具、鞋等,发现假冒产品3批次,不合格产品47批次,其中箱包皮具合格率�50%。这次被曝光�47批次不合格产品,均系可查厂名厂址的品牌产品。国内箱包皮具市场的质量问题频发,将进一步影响国外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的信心� |